每年的百度云智峰会是百度技术的一次大阅兵,今年雷锋网也深度参与其中。当时百度云亮出了自己2018年的成绩单:
在百度云的支撑下,Apollo平台已经有10万+新能源车、2万+分时租赁车接入,单车采集数据10T+/天,支持数十PB存储和GB量级数据毫秒级实时处理;
百度云支撑了DuerOS的发展,DuHome平台支持主控/被控设备接入,DuerOS激活设备数量超1亿。
与2017年相比,百度云今年用户数增加了3倍,合作伙伴数量增加了3倍,收入增加了4倍,流量增加了5倍。
成绩固然亮眼但还不够。百度云如果决心做产业AI,考验的是企业应用解决方案和服务的能力。一直以来,2B市场是中国企业相对弱势的领域,到目前也没有诞生超级巨头。B端市场,首先看重实力,其次才是价格。而百度云究竟有什么实力?
雷锋网了解到,百度云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,通过ABC能力的多样组合,打造了通用产业赋能平台的雏形——云农平台集IoT云平台、AI与大数据能力于一体,全方位覆盖生产环境监测、智能灌溉、农业气象、生产追溯等领域,是专为农业领域打造的产业平台;云制平台集成IoT和大数据套件,连接工厂中控系统,并结合AI能力打造工业数据模型和机器视觉模型;云服平台则打造获客、推荐、运营、导购、客服、分析的全链路智能闭环,线上线下联动推动商业服务业的智能化变革。
在这些产业落地中,有几个值得一提的案例,是百度云赋能的最好佐证。
农业方面。中化集团使用了百度云计算服务,与百度共同进行农业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种植和产量预测,在人工智能层面应用了遥感分析、虫害识别、智能分拣、智能客服等内容。此外中化还与百度在天工和Apollo平台层面开展合作,进行农业物联网开发和无人机建设等。
工业方面。北汽新能源是百度的重要合作伙伴,以百度云作为基石,以车载人工智能作为输入端,在大数据平台上部署深度学习算法,不断训练,完善以完成自动化,最终打造整车人工智能。
服务业方面。中国人寿每年人工核保的保单量在500万份以上,借助百度云,有效降低人工核保工作量,增强中国人寿对用户的理解,并实现智能客服快速办理购险和理赔。
此外,百度云在新零售、智慧城市等一系列领域都有AI落地案例。在这些平台构筑好服务框架后,百度云将积淀产业AI的能力,开创了一条“技术+行业”的道路。
在当前,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,社交红利遇到增长瓶颈,而源源不断的智能化上云需求正成为新一波的市场红利,云计算厂商的跑马圈地运动将越演越烈。